1. <wbr id="3hjqt"><rt id="3hjqt"></rt></wbr>

              <th id="3hjqt"><noframes id="3hjqt"><wbr id="3hjqt"></wbr>
                <label id="3hjqt"><pre id="3hjqt"></pre></label>

                1. 中國詩詞大會給我們的啟示

                  2022年03月 18日 10:11 | 來源: 江都日報 | 揚州網官方微博

                  似曾相識,“王”者歸來。2022中國詩詞大會,8歲孩子王恒屹帶著對詩詞的熱愛,重返舞臺,挑戰“姓氏飛花令”,其過程行云流水,又一次打翻“中國式父母”的醋壇子,唉,好一個“別人家的孩子”!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這道理誰都知道;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導師,這道理似乎誰都回避?!爸袊礁改浮敝皇橇晳T于為孩子選擇一所名校,進了名校,還要找若干關系,為孩子配上一組名師。進了學校門,孩子就是學校的人,這就是“中國式家長”的邏輯。而這個一兩歲時,在“別人家的父母”還在給自家的孩子加強營養強身健體的時候,“小王子”的家庭卻已在有意或無意識間為“小王子”培育素養了!從1歲半起,王恒屹的奶奶何霞每天都會給他讀詩,啟發孩子對詩詞的興趣;待王恒屹會說話后,就和他一起玩詩歌填詞游戲;王恒屹四歲時,就能背誦《三字經》《千家詩》;五歲半那年,第一次登上中國詩詞大會,會背580多首詩。而今天的王恒屹已能背誦1400多首詩,還經常和同學們分享許多歷史故事。他說長大后想當一名歷史老師!

                  需要清醒認識到的是,“小王子”的成功,只是個例,甚或是孤本,不必也不應成為培育孩子的普遍范例。因為教育本身是一個既簡單又復雜的工程,孩子有差異,故而必須因材施教,我們要說的是,個性獨特尤其需要尊重對待。有的孩子生下來可能就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給足了陽光和雨露,自然會絢爛開放;而有的孩子生下來可能只是一株不起眼的幼苗,需要經過后天的不斷校正和錘煉,方能長成一株參天大樹!

                  教育始終是一個靜等花開的過程,而在“等”與“開”的相向過程之中,良好的家教才是孩子高質量的“起跑線”,給孩子一份努力向上的精氣神,遠比選擇一所優質校更有價值?。?span style="text-indent: 32px;">陸兆華/文)


                  責任編輯:進展

                  揚州網新聞熱線:0514-87863284 揚州網廣告熱線:0514-82931211

                  相關閱讀:

                  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為“揚州網”或“揚州日報”、“揚州晚報”各類新聞﹑信息和各種原創專題資料的版權,均為揚州報業集團及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通過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上述來源。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以便寄奉稿酬。

                  色狠狠久久Av五月综合
                  1. <wbr id="3hjqt"><rt id="3hjqt"></rt></wbr>

                            <th id="3hjqt"><noframes id="3hjqt"><wbr id="3hjqt"></wbr>
                              <label id="3hjqt"><pre id="3hjqt"></pre></lab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