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3日是第27個世界讀書日,在這個旨在倡導讀書、傳播知識、推動社會文明與進步的日子里,我們更能感受到讀書的重要性。近5年來,揚州主城區先后打造15分鐘步行城市書房“閱讀圈”44家,吸引672多萬人次閱讀,圖書流通510萬冊,為市民增長知識、開闊視野、充實生活發揮了積極作用。新冠肺炎發生以來,每個人的生活或多或少都發生變化,外出旅游、聚會應酬、文娛活動明顯減少,許多公職人員業余時間選擇方便快捷、遍布揚城“不打烊”(疫情暴發期臨時關閉除外)的城市書房讀書。
當今世界理論創新、知識創新、科技創新在政治、經濟等領域層出不窮,知識更新的周期越來越短,新事物、新知識、新問題接踵而至,學習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機關公職人員如果不注重讀書學習,滿足于“吃老本”,缺乏知識更新的緊迫感,知識就會老化,思想就會僵化,能力就會退化,就難以適應工作,更難以跟上時代的步伐。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時間有價值,但時間本身無法增值。隨著工作節奏的加快,工作的標準越來越高,加之知識更新周期的縮短,對機關公職人員來說,光憑原有知識很難適應新的要求,要想用整塊時間讀書確實很難,唯有惜時如金多讀書。
惜時如金多讀書,在學習中堅定理想信念。愛因斯坦說:“人的差距在于業余時間?!苯裉斓臅r代是知識爆炸的時代,面對鋪天蓋地的海量信息,人心浮躁,讀書很容易流于淺表。機關公職人員要不斷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經受住各種考驗,就必須堅持在讀書學習中堅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素養、錘煉道德操守、提高思想境界;在讀書學習中把握人生道理、領悟人生真諦、體會人生價值、實踐人生追求,使自己成為忠誠干凈擔當的人。學習是個終身受益的過程,是成就事業的有效途徑,更是職責所系,事業所需。對機關公職人員來說,要精學常讀思想之書,尤其是要學懂弄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領悟其中的信仰信念、思維思路、情操情懷,著力提高思想政治素養,錘煉黨性,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始終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斷增強捍衛“兩個確立”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
惜時如金多讀書,在學習中提高思維能力。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書本上的東西是別人的,要想把它變成自己的,離不開思考;書本上的知識是死的,要把它變為活的為我所用,同樣離不開思考。要邊讀邊思,多思才能深刻理解,多思才能舉一反三,多思才能出智慧、出謀略、出才干。因此,讀書要深讀,不能滿足于瀏覽式淺閱讀,該劃的重點還得要劃,該記的知識還得要記,遇到問題既可借助網絡解決,也可請教他人,做到學懂弄通,善于思考提煉,悟透精髓,努力把所學知識轉化為駕馭全局、開拓創新、執行落實、協調溝通的能力。學習不是人生中某一階段的事,而是一種終身的追求。一個人堅持短時間讀書可以,堅持長時間讀書很難,堅持長年累月讀書則更難,唯有具備自討苦吃、持之以恒的毅力,減少不必要的應酬和娛樂,甘于犧牲一定的業余時間,方能養成堅持不懈的讀書習慣。
惜時如金多讀書,在學習中做到學以致用。“紙上得來終覺淺,絕非此事要躬行?!睂W以致用,知行合一,讀書的價值才能得到真正體現。讀書學習是提升能力和素質的基礎,是一個人必須承擔的一種責任,也是獲取知識、增長本領的必由之路。日常工作中,有的同志盡管學歷較高,工作卻平平;有的讀書不少,能力卻一般,這主要是沒有把書本知識運用到工作實踐中去,沒有做到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而是讀歸讀、用歸用,學用“兩張皮”。要精學多讀業務之書、素養之書,做到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仔細思辯,吃透消化,做到舉一反三,努力從書本中汲取智慧和養分。要立足自我,根據自身閱讀水平、工作特點、興趣愛好加以選擇,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圍繞提高思想水平、增強工作能力、完善知識結構、提升精神境界擇書而讀,切勿盲目跟風,更不能好高騖遠。如此,才能達到俯而讀、仰而思、起而行的效果。
古人云“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秉燭之明?!敝粻幊?,不負韶華。人生,只要努力,什么時候都不晚。進入新時代,信息飛速發展,我們當以“4.23”世界讀書日為契機,抓緊點滴時間多讀書,踔厲奮發、篤行不怠,方能不負歷史、不負時代、不負人民,相信每一次的努力和付出,定會在將來某一時刻得到回報。(韋干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