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貴如油,春風暖大地。新春伊始,全國各地紛紛召開高質量發展、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大會,出臺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政策舉措,如春雨滋潤、春風吹拂,為市場主體帶來加快發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的強烈信號和強勁信心。
最近,各地黨委政府在文件里、講話中、調研中,反復強調要在“不”上下功夫、做文章,多謀善策、多出實招,激發市場主體的活力,讓企業發展的動力更加充分涌流。上海強調,落實“法定職權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的法治要求,持續清理各類具有審批性質的管理事項,堅決消除隱性壁壘,確保政策的清晰性和可預期性。江蘇提出,將堅持無事不擾、有呼必應,為各類企業營造一流營商環境、創造廣闊發展空間。安徽表示,要在政府誠信建設上真抓真落實,開展政府履約踐諾行動,對國家和省里出臺的各項惠企政策,要堅決落實到位,不打折扣、搞變通;對政府作出的承諾,要堅決兌現到位,不開空頭支票;對政府和國企的欠賬,要堅決清欠到位,不當老賴。一個個“不”字,細細揣摩,含意深刻,對當下如何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具有現實意義。
無事“不”擾。安商宜商優商,扶持企業發展,尊重企業家,就像栽樹,不能老搖晃它,做到無事不擾,讓企業在公正、穩定、良好的環境中發展壯大。要強化行政用權監督,在“放管服”改革中與時俱進,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要少問少管,嚴防亂登門、濫登門,嚴禁亂罰款、濫收費,對必要的檢查監督也要各部門統籌兼顧,不能讓企業整天迎來送往,盡力不干擾、打擾企業生產經營秩序,讓企業靜下心來忙發展、忙創業、忙做大。
折扣“不”打。中央和省市紛紛出臺經濟發展政策,各地也紛紛推出優化營商環境舉措,這些政策舉措對企業來說都是及時雨。讓企業有獲得感,需要更好更快落實落細各項政策措施,不打折扣,不玩花樣,落地有聲。有些企業擔心,上級政策好、下面落實小,上面雷聲大、下面雨點小,上面熱、中間溫、下面涼,期待各項政策舉措因企制宜、多措并舉,讓企業輕裝上陣,得實惠、見實效,更好地搶機遇、促發展。
有求“不”推。無事不擾,但必須有求必應、有需必幫。企業發展中的難題堵點,需要政府部門幫助解決的,就要積極主動走上門、站在前,保姆式提供各種服務。當下,仍有一些部門門好進、臉好看,但事不太好辦,有的拿著條條框框拖辦,有的不見好處堵辦,推三阻四,不善為不作為,這是營商環境優化提升的“腸梗阻”,必須嚴格整頓,加快清理疏通。各級部門要切實在服務發展、服務企業中當好“店小二”,做到服務至上、“清”而有為、“清”上加“親”,推動企業發展時刻如逢甘霖、蓬勃向上。
無事不擾,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如何做到不擾,需要各級部門深入調研,摸清情況,拿出措施,切實落細,既要做到無事不擾,也要做到有事必幫,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中出新招、拿實招,讓企業這棵發展之樹枝繁葉茂,奮力推動經濟發展運行整體好轉。(丁新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