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發布記者 丁佐春
一年春來早,萬事農為先。2月22日上午,廣陵區頭橋鎮頭橋村一大片小麥田里,春寒料峭,郁郁蔥蔥的麥子在微風中搖曳身姿,種植大戶顧長友心頭暖意融融。江蘇里下河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揚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的三農科技指導員朱兆兵、楊建春如約而至,他們和往年一樣為當地種植大戶送來了科技指導和種植訂單。
兩位三農科技指導員在顧長友田間查看后發現,這里的雜草“看麥娘”偏多,叮囑他要在氣溫回升晴好天氣及時進行化學除草,“要堅持清溝理墑,疏通內外溝系,保證排水暢通,預防漬害,防止麥子出現爛根?!蓖瑫r,他們還發現種植大戶孫凱州麥苗長勢偏旺,指導他應緩施肥;在種植大戶卞萬友田間兩人發現,由于遲播導致了苗數不足,建議他應實時追肥促生長。
“我們這次來除了查看小麥生長情況,還要跟進訂單小麥后期服務和落實水稻訂單生產計劃?!笨吹綇那懊嬗蟻淼膶O凱州,朱兆兵就開門見山說出了此行目的——送技術、下訂單。原來,和朱兆兵、楊建春同來的還有糧食收購企業揚州市海鑫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陸海,經三農科技指導員的“做媒”,孫凱州等種植大戶和海鑫豐公司成功牽手,眼前地里的所有小麥都將列入公司的收購計劃。
記者了解到,這次三農科技指導員和糧食收購企業帶來的小麥訂單主要涉及廣陵區頭橋鎮九圣村、二橋村、安帖村、頭橋村和李典鎮恩余村近5000畝的種植區,種植了里下河農科所培育的“揚麥15”、“揚麥28”等品種。兩位三農科技指導員和陸海還同種田大戶交流了今年糧食行情,并介紹了今年水稻訂單生產計劃等相關事宜,向種植大戶推薦了里下河農科所培育的水稻優良食味品種“金香玉1號”和糯稻品種“揚粳糯2號”等,并初步落實了訂單生產種植計劃。
“老百姓種田一怕沒技術,二怕賣不出,三農科技指導員一來,兩個問題都解決了?!鳖^橋鎮九圣村副書記王育兵表示,技術訂單都送到,百姓種田信心足。下一步,村里將做好水渠清理、道路拓寬等基礎配套服務,為老百姓增產增收當好“保姆”。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里下河農科所組織了50余名科技骨干作為三農科技指導員走上基層一線,解決種植大戶和農民在生產過程中的各種“疑難雜癥”,同時為他們與市場之間架設起一座座致富的“金橋”,全方位、立體化助力鄉村振興和老百姓增產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