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發布記者 姜傳剛
近日,市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了2023年全市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工作要點,明確了今年垃圾分類工作完善制度體系、加強宣傳培訓和健全分類體系等工作重點。
按照國家、省、市關于垃圾分類工作的要求,我市今年將健全垃圾分類體系,補齊廚余收處短板,開展綠色社區創建,強化一線執行落實,持續提高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水平,確保我市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工作在全國同類城市評估考核中實現晉檔升級。目前,我市已按照要求,將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其他垃圾四類,組建了相應的4支收運隊伍,對全市1840輛分類運輸車輛統一進行分類涂裝,引入海沃、金威等企業參與市場化運營,實現各類垃圾的單獨收運、專車運輸。
2023年,我市將繼續在健全分類體系上尋求更大突破,重點做好這些事。
■開展“四分類”達標小區建設。全市新增“四分類”達標小區255個(其中江都40個、邗江60個、廣陵35個、開發區25個、生態新城5個、景區25個、高郵25個、寶應25個、儀征15個),并規劃在達標小區內建設定時定點投放站510座。
■開展綠色社區(村)創建活動。到今年底,各區、功能區垃圾分類綠色社區(村)覆蓋率達50%以上。
■加強環衛綜合體建設與使用管理。已投入使用的廣陵區、景區要規范管理,提高使用效能;已開工建設的,加快建設進度,開發區3月底前投入運行,生態科技新城年底前完成主體竣工,高郵市進一步改造提升完善現有設施;正在規劃定點的,早開工、早建設,寶應縣、邗江區年底前分別完成招標、開工建設;尚未規劃定點的,儀征市、江都區抓緊開展前期工作。此外,江都區、邗江區年底前各完成1座生活垃圾中轉站改建任務。
■提升廚余垃圾收運處理能力。到今年底,市區廚余垃圾分類收集量占生活垃圾清運量的比例達25%以上、縣(市)達20%以上。充分利用現有的餐廚垃圾處理廠和小型的、分散的廚余垃圾設施處理,保證單獨收運的廚余垃圾規范處理。加快推進市區廚余垃圾處理廠建設,2024年6月底前投入運行。項目位于楊廟鎮趙莊村,地處環??萍籍a業園西北角、趙莊垃圾衛生填埋場南側、泰達環保有限公司西側,用地面積41791平方米。項目近日取得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加強建筑(裝修)垃圾處理基礎設施建設。市區新建裝修垃圾臨時堆放點20座(其中江都區4座、邗江區8座、廣陵區4座、開發區2座、生態科技新城1座,景區1座),穩步推進建筑(裝修)垃圾處理資源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