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wbr id="3hjqt"><rt id="3hjqt"></rt></wbr>

              <th id="3hjqt"><noframes id="3hjqt"><wbr id="3hjqt"></wbr>
                <label id="3hjqt"><pre id="3hjqt"></pre></label>

                1. 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

                  2023年03月 09日 17:00 | 來源: 人民日報 | 揚州網官方微博

                  《 人民日報 》(2023年03月09日 第 04 版)

                  今年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系列重要論斷激勵億萬人民滿懷信心開創美好未來。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語重心長:“始終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內在統一來把握發展、衡量發展、推動發展”。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民建、工商聯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時,習近平總書記話語堅定有力:“面對國際國內環境發生的深刻復雜變化,必須做到沉著冷靜、保持定力,穩中求進、積極作為,團結一致、敢于斗爭?!?/p>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用一組組翔實數據、一個個務實舉措,描繪出中國經濟砥礪前行、向上向好的發展態勢。去年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經濟在克服困難中發展壯大、在應對挑戰中超越自我??纯偭?,國內生產總值再上新臺階,2022年經濟增長3%,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是很高的;看物價,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在世界通脹高企背景下上漲2%,形成了“全球脹”與“中國穩”的鮮明反差;看外貿,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持續增加,出口國際市場份額連續14年居全球首位??梢哉f,我們在攻堅克難中穩住了經濟大盤,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基本完成全年發展主要目標任務,中國經濟展現出堅強韌性。

                  應當看到,中國經濟既有規模擴大,更有結構優化;既有總量增長,更有質量提升。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年均分別增長10.6%、7.9%,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7%以上;創新支撐發展能力不斷增強,一些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新突破,科技進步貢獻率提高到60%以上。在“壓力測試”中強體魄,在“大戰大考”中寫新篇,在穩步向前中展現出靜水深流的力量,中國經濟正向著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進,為實現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蓄積了充足后勁。

                  涉灘之險見證增長之穩,爬坡之艱映照發展之進,闖關之難更顯轉型之力。中國經濟總能戰勝短期波動、穿越驟雨狂風,正因其堅實底座和深層優勢。從物質基礎看,市場巨大有空間,產業完備有能力,政策支持有力度,創新發展有活力,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也不會變。從制度保障看,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中國經濟發展就有了行穩致遠的壓艙石、定盤星。盡管當前發展面臨諸多困難挑戰,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加大,但只要做到沉著冷靜、保持定力,穩中求進、積極作為,團結一致、敢于斗爭,把各方面的優勢和活力真正激發出來,就能夠保持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關于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促進經濟整體好轉的堅定決心。今年開年以來,國際社會將更多目光投向東方,期待回穩向上的中國經濟給世界經濟復蘇注入更多動能;當前消費需求、市場流通、工業生產、企業預期等明顯向好,經濟增長正在企穩向上。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始終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快形成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把發展成果不斷轉化為生活品質,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我們完全有條件、有能力推動中國經濟整體好轉、總體回升。

                  從“在國家需要時想用就有、想干就能”的自立自強,到“全球空氣質量改善速度最快,清潔能源利用規模最大”的綠色答卷,全國兩會上激揚著暢想未來的好聲音、共促發展的正能量。從春天再出發,保持戰略清醒、戰略自信、戰略主動,中國經濟必將繼續乘風破浪、奮躍而上,奪取新的更大勝利。

                  作者:李拯  


                  責任編輯:進展

                  揚州網新聞熱線:0514-87863284 揚州網廣告熱線:0514-82931211

                  相關閱讀:

                  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為“揚州網”或“揚州日報”、“揚州晚報”各類新聞﹑信息和各種原創專題資料的版權,均為揚州報業集團及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通過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上述來源。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以便寄奉稿酬。

                  色狠狠久久Av五月综合
                  1. <wbr id="3hjqt"><rt id="3hjqt"></rt></wbr>

                            <th id="3hjqt"><noframes id="3hjqt"><wbr id="3hjqt"></wbr>
                              <label id="3hjqt"><pre id="3hjqt"></pre></lab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