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世界讀書日”。
書是開啟人類智慧之門的鑰匙。讀書可以滋養正氣,培植大氣,厚養底氣。翻開一本經典之作,任由思緒在散發著濃郁墨香的字里行間暢游,你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在讀書中汲取營養。孟子說:“吾善養浩然正氣?!庇谥t也講:“書卷多情似幫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眼前直下三千字,胸前全無一點塵?!蔽牟徽撗潘?,書不辭薄厚。華服能夠裝飾你的外貌,讀書則可以充實你的內心。人生短短數十載,不可能凡事都親身體驗,唯有讀書,能使人“通天下之精微,曉萬物之是非”。書,是前人智慧的結晶,是智者真知灼見的積累,記載著歷史,描繪著當下,探索著未來。歌德曾經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币槐竞脮涗浿髡邘捉┦赘F經的經驗和智慧,讓我們足不出戶便可一覽天下、馳騁古今;面對幾案,就能思接千載、心游萬仞。記得當年溫家寶總理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過,書籍本身可能改變世界,但是讀書可以改變人生,人可以改變世界。毛澤東能夠在理論創新上取得輝煌成就,一個重要的經驗就是精讀吃透大家之書,僅《資治通鑒》就讀了17遍,《共產黨宣言》讀了不下上百遍,以此成就大學問、大事業。所以,我們每個人多讀書、讀好書,就能從浩瀚的書海中汲取營養,獲得廣博的知識,積淀深厚的文化底蘊,開闊胸襟,涵養大氣。
在讀書中充實人生。“閑中覓伴書為上,身外無求睡最安?!睍乾F代人的精神后花園,可是在充斥著網絡、微信、影視等“文化快餐”的喧囂聲中,人們的內心難以寧靜。其實,與其把光陰交付給浮躁的心境,不如撇開喧囂、撥開冗務,安靜地去讀一本好書。養心莫如靜心,靜心莫如讀書。在讀書的時候,思想是專注的,行而不動,靜而不止。陶淵明說過:“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钡疵髦?,寧靜志遠,讀書使人抖落一身俗氣,忘卻煩惱與哀愁,屏棄庸俗與偏執,點綴生活,充實人生,凈化靈魂,做到順境中不松懈,困境中不退縮,逆境中不氣餒。最近,讀了《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讓我手不釋卷,深受洗禮。在艱苦的歲月里,習近平同志沒有忘記讀書學習,從北京到陜北,他帶得最多的是書;在田間和炕頭,他看得最多的也是書。他看史書,知古而鑒今;他看洋書,學西為中用;他看馬列書,自覺修煉政治品格,砥礪信仰,為后來孕育出一系列治國理政強軍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戰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我覺得,唯有讀書能夠使我們在物質和精神生活中保持寧靜和平衡,才會言之有物,笑之有韻,行之不俗,從而超凡出眾。
在讀書中享受生活。讀書就是一種高尚的樂趣,一種忘我的境界,一種靈魂的享受,一種智慧的雅好,一種心動的情結。民族英雄鄭成功寫過一副對聯:“養心莫善寡欲,至樂無知讀書”。讀書是理性和感性的融合,沖淡了人的煩惱和無奈。平時我堅持一般性的書瀏覽、喜歡的書細讀、重要的書熟讀、更重要的書咀嚼,以達到在有限時間內取得最佳讀書效果。我體會,世界上最專注的皺眉是在讀書中陷入沉思的瞬間;人世間最得意的時刻是讀書時偶有心得的會心一笑。有時候一本書,一篇文章,幾句詩,幾行隨筆,不經意間拿起,便無法從記憶中刪除。像兒時的玩伴,久違的老友,更像令人心動的雨巷里打油紙傘的女孩,喜歡而無需任何理由。
“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象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象鳥兒沒有翅膀?!迸笥?,我們去朗讀吧,以書為伴,讀書作樂,學以增智,學以致用,何樂而不為呢?(陳寶泉/文 沈江江/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