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的星空應該更明亮一些,數星星的孩子總是在納涼的夜晚,第一次驚訝于群星的璀璨?!疤祀A夜色涼如水,臥看牽??椗恰?,仰望星空,夜涼如水,暑天的煩熱也往往一掃而空。只是城市的燈火下,夜空早呈暗紅,唯有高亮度的天狼星、織女星才能穿透紅光,閃耀亙古的清輝。天文老師教給的技巧,比如用眼角余光觀察,可以看到亮度更微弱的星星,在紅光通天的漫反射下,這一切都是徒勞的。
為了防止地球的紅外污染,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遠遠“逃離”地球,行程3個多月,距離地球約150萬千米,運行在第二拉格朗日點。上周,這架史上最強望遠鏡,發布了首批5張高分辨率宇宙深空全彩照片,震撼了整個世界。這幾張照片,有瑰麗無比的星云,有噴薄漫天的氣體云、塵埃云,有陡峭險峻的“宇宙懸崖”。普通觀眾當然覺得深邃、璀璨、艷麗,天文學家的解釋則更讓人震撼:韋伯望遠鏡利用引力透鏡效應的科學原理,通過距離地球46億光年的巨大星系團,放大背后更遙遠的星系,從而捕捉到130億年前更遙遠星系所發出的光芒。
這幾張照片所呈現的宇宙深處,距離地球130億光年之遙。這是何等恢宏的宇宙圖景:光出發走了130億年,才抵達我們眼前。一般認為,138億年前的宇宙大爆炸標志著宇宙的誕生,眼前的圖片堪稱是宇宙最早的樣子。這璀璨的星光,記載著130億年前的宇宙模樣,當這束星光照向韋伯望遠鏡時,還沒有太陽系,更沒有地球。在這束照向我們的光的漫長旅程里,宇宙的塵埃組成了恒星,有了太陽,有了地球,有了生命,有了人類,有了探索的能力?!澳钐斓刂朴?,獨愴然而涕下”,而這束星光,依然是130億年前的那束光。
深邃而璀璨的星空,除了美學上的魅力,古今中外,也一直引發人們的哲思。屈子曾發出《天問》:“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屬?列星安陳?”西哲康德有云:世界上唯有兩樣東西能讓我們的內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們頭頂浩瀚燦爛的星空,一是我們心中的道德和法律。但不管怎么說,天文學家告訴我們:關于1/3的宇宙,我們略有所知;關于剩下的2/3宇宙,我們幾乎一無所知。人類能知道自己的渺小和一無所知,這已經是巨大的進步。
夏夜漫漫,群星閃耀,我們只不過是居住在宇宙大幕上的一個暗淡藍點。認識到這一點,已經很不容易。 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