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傳出消息,圍繞遏制“天價”月餅、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相關部門近期將認真組織做好市場巡查和監測,及時向市場監管部門移交違法違規行為線索。市場監管部門將以生產企業、高端酒店飯店、電商平臺為重點開展監管,發現違法違規行為,一律從嚴查處。
“天價”月餅不受待見,不僅因為其背離了傳統文化本源,助長了奢靡浪費,而且嚴重污染了社會風氣,有的已逐步發生“基因”變異,淪為隱性腐敗的“遮羞布”和變相行賄的“擋箭牌”。顯然,“天價”月餅要不要治不是問題,如何治而顯效才是問題。
應當說,近年來,監督部門針對“天價”月餅亂象,推出不少措施引導月餅市場規范健康運行,月餅市場總體規范有序。但仍應看到,少數無良企業依舊花樣百出地炒作月餅價格,“天價”亂象依然故我且有反彈跡象。
“天價”月餅亂象屢治不止甚至愈治愈烈,一方面,就社會文化心理審視,少數國人虛榮心理根深蒂固,嘴上喊著反對“天價”月餅,骨子里卻不愿忍痛割愛。市場上“天價”月餅之所以熱銷,正是供需雙方“唱雙簧”的結果。另一方面,就治理策略觀照,相關部門既往祭出針對“天價”月餅的“組合拳”雖多,但治標揚湯止沸者眾,治本釜底抽薪者寡。
今年6月,四部委聯合發布《關于遏制“天價”月餅、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公告》。其中最大看點有四:一是對單價超過500元盒裝月餅實行重點監管,如有需要,將對經營者開展成本調查;二是嚴格執行包裝強制性標準,不得使用貴金屬、紅木等貴重材料;三是禁止月餅混合銷售,要求經營者銷售盒裝月餅不得以任何形式搭售其他商品,不得以禮盒等形式將月餅同其他產品混合銷售;四是行業組織推動行業自律,倡導不使用魚翅、燕窩等珍稀食材,引導經營者合理定價,自覺維護市場秩序。就治理方略考量,這些措施既堪稱正本清源之舉,又可謂釜底抽薪之策。
“天價”月餅市場的行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遏制它,自然難以指望畢其功于一役。對監管部門而言,既然已向社會亮出“釜底抽薪”利劍,就當雷厲風行“言必信,行必果”,強化實時監管和查處曝光。只有這樣,“釜底抽薪”的硬招才能生成“正本清源”的成效。 (陳慶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