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wbr id="3hjqt"><rt id="3hjqt"></rt></wbr>

              <th id="3hjqt"><noframes id="3hjqt"><wbr id="3hjqt"></wbr>
                <label id="3hjqt"><pre id="3hjqt"></pre></label>

                1. 揚州網 > 

                  讓幸??吹靡娒弥硎艿玫?

                  2022年09月 10日 09:12 | 來源: 揚州日報-揚州網 | 揚州網官方微博

                  新聞發布會現場。胡迪 攝

                  記者 馮剛 胡迪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揚州市“六個好地方”建設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五場于9月9日舉行,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農業農村局、市衛健委、生態科技新城負責同志,圍繞共同富裕、人民幸?!昂玫胤健苯ㄔO介紹有關情況。

                  近年來,我市全面提升群眾生活品質,全力打造共同富裕、人民幸福的“好地方”,對照“八個更”的要求,做大富民文章,做優利民文章,做足惠民文章,讓百姓口袋更殷實、生活更舒適、心里更踏實,努力創造更多讓人民群眾看得見、摸得著、享受得到的共同富裕成果。

                  教育:聚焦公平質量

                  新(改、擴)建中小學及幼兒園176所

                  據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殷元松介紹,我市堅持優先發展、優質均衡推進教育工作,“十三五”以來,累計投資153.4億元,新(改、擴)建中小學及幼兒園176所,新增學位8.12萬個,完成270所薄弱學校改造項目。全市建成“智慧校園”275所,智慧學堂平臺覆蓋全市90%以上中小學校。全市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園占比達90%,省、市優質園就讀學生比例達92.04%。全市創成省現代化示范校6所、優質特色學校2所、現代化專業群21個、現代化實訓基地15個。

                  “我市扎實推進義務教育‘雙減’工作,推動全市334所義務教育學?!疁p負提質’?!币笤山榻B,我市義務教育學校全面開展課后服務,強化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監管,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提高學生和家長獲得感。

                  同時,我市高等教育發展取得新的突破,與揚州大學市校合作向縱深發展,建成江蘇旅游職業學院、中國航空研究院研究生院并成功招生,完成揚州技師學院遷建,招引院校來揚工作不斷推進,各在揚高校教育質態持續提升,深度融入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格局。

                  民政:兜底民生保障

                  推動構建“15分鐘基本養老服務圈”

                  近年來,揚州穩步提高困難群眾生活水平?!俺青l居民低保月人均標準統一提高到770元,城鄉特困對象供養標準提高至12012-23568元/年,建立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動態增長機制,護理補貼標準提高至城鎮130元/月、農村90元/月。落實困境兒童保障標準自然增長機制,集中供養孤兒、散居孤兒的月基本生活保障標準,分別不低于2980元、2180元?!笔忻裾贮h委副書記、局長徐德林介紹,我市完善困難群體動態監測和救助幫扶機制,著力解決困難群體的“急難愁盼”,出臺《揚州市因病支出型貧困家庭生活救助辦法(試行)》。

                  此外,揚州全面構建了高質量養老服務體系,積極實踐“公園+、醫療+、小區+”養老服務的理念,社區嵌入式居家養老服務體系不斷完善。按照每戶不低于3000元標準,已經為4426戶經濟困難的老年人家庭實施了適老化改造,目前正在推進2654戶的適老化改造任務,預計年底全市將超過7000戶困難老人家庭完成改造。同時,揚州推動構建“15分鐘基本養老服務圈”,全市已建成124個頤養示范社區、12個街道養老綜合體、18個中心廚房。

                  “揚州全面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民政部門推進了結婚‘一件事’、身后‘一件事’改革,探索了養老機構開辦‘一件事’、養老機構安全監管‘一件事’改革?!毙斓铝终f。

                  農業農村:拓寬增收渠道

                  人均可支配收入接連上了兩大臺階

                  黨的十八大以來,揚州市農業農村局堅持把強農富民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建設“強富美高”新揚州的關鍵之舉,多層次、多領域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十年來,揚州農民收入呈現總量穩步增長。

                  “2012-2021年,揚州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2294元增長到27354元,年均增長9.3%,高于城鎮居民年均增幅1.2個百分點。2011-2021年,揚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連上了兩大臺階:2011年跨過萬元大關,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0870元;2018年躍上新臺階,越過兩萬元關口,達21457元??鄢齼r格因素,2020年揚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010年的2.28倍?!笔修r業農村局黨組成員、農辦副主任袁強華介紹說,今年上半年,農民收入繼續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下一步,市農業農村局將突出豐產豐收、突出打造全產業鏈、突出創業創新、突出賦權擴能、突出強村富民,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全面促進農民增收,提高農民幸福指數。

                  醫療:完善基層體系

                  基本實現小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

                  “圍繞強基層目標,我市大力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得到不斷提升,縣域就診率達90%以上,基本實現小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笔行l健委黨委委員、副主任尹成雷說,截至2021年底,全市累計16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創成省級社區醫院,19家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達到二級綜合醫院標準,創成省級特色科室40個,18家農村區域性醫療衛生服務中心成為省委改革典型案例。

                  此外,全市衛生健康重大項目加速推進,市婦女兒童醫院加快建設,市中醫院新院區建設已完成規劃選址,寶應縣、高郵市人民醫院新院區正式啟用,儀征市、江都區推進縣級醫院異地新建。全市共建成三級醫院13家,二級醫院15家,實現三級醫院縣域全覆蓋。我市打造“15公里半徑急救醫療圈”,建成三級網絡化急救醫療體系,實現市、縣兩級胸痛、卒中、創傷、危重孕產婦、新生兒等“五大救治中心”全覆蓋,進一步提升危急重癥救治能力。

                  “我市推進老年病??漆t院、二三級綜合醫院老年病科和老年友善醫院建設,努力滿足老年群體看病就醫需求。同時,強化出生缺陷防治和母嬰安全保障,婦女兒童主要健康指標均好于省均水平?!币衫捉榻B。


                  責任編輯:劉燕

                  揚州網新聞熱線:0514-87863284 揚州網廣告熱線:0514-82931211

                  相關閱讀:

                  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為“揚州網”或“揚州日報”、“揚州晚報”各類新聞﹑信息和各種原創專題資料的版權,均為揚州報業集團及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通過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上述來源。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以便寄奉稿酬。

                  色狠狠久久Av五月综合
                  1. <wbr id="3hjqt"><rt id="3hjqt"></rt></wbr>

                            <th id="3hjqt"><noframes id="3hjqt"><wbr id="3hjqt"></wbr>
                              <label id="3hjqt"><pre id="3hjqt"></pre></lab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