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江江 繪
近日,邗江區人民檢察院對一起針對計算機信息系統事實犯罪的案件提起公訴。該案中,被告人屈某自行編寫木馬程序,通過某二手交易平臺出售給他人,購買了木馬程序的買家們又根據各自需要,在屈某的協助下,將木馬程序與其他軟件相捆綁,一旦有人下載了這些攜帶木馬的軟件,其電腦就將完全暴露在買家的視野里,不僅是屏幕內容、文件信息,甚至連鍵盤錄入也能被監控。幾名被告人隱藏在電腦之后,通過網絡實施犯罪,然而,網絡并非法外之地,他們也因自己的行為付出了法律的代價。
利用他人“薅羊毛”
來“薅羊毛”
栗某是個“薅羊毛”的“老手”了,一般來說,他會通過在網購平臺做任務獲取大額優惠券,利用這些優惠券購買電話卡或其他日用品,之后,再去其他平臺將這些物品變賣,直接變現。2021年12月,因為自己的賬號已經無法滿足他的需求,他決定將“業務”擴展一下,他便想到,是不是可以通過遠程控制他人的電腦,獲取他人的平臺賬號,來多“薅羊毛”呢?
就這樣,栗某在網絡上搜索賣遠程控制軟件的人?!澳氵@個軟件能有什么用?”對方回答,“全程控制他人的電腦,不僅可以查看他的屏幕,也可以下載他電腦里的文件?!崩跄秤X得這個軟件基本符合自己的要求,便花500元購買了這個木馬程序。
之后,根據栗某的要求,賣家將木馬程序與多個“薅羊毛必備”的軟件相捆綁,如此一來,只要有人下載了這些軟件,栗某就有可能遠程控制他人的電腦。栗某將攜帶木馬病毒的軟件發到多個微信群中,很快,不斷有用戶下載軟件,并被木馬病毒入侵。
因為栗某捆綁的大多是用來“薅羊毛”的軟件,所以下載軟件的人,也基本上是用這個軟件批量在某網購平臺下單,并獲取優惠券。但是他們并不知道,他們的一舉一動,已經被栗某看在眼里,而他們鍵盤敲入的那些賬號密碼以及電腦中存儲的文件,都成為了栗某的囊中之物。
有了更多的賬號和個人信息,栗某“薅羊毛”也更加得心應手,嘗到甜頭的他一發不可收拾,累計非法操控他人計算機系統超過200臺,通過上述方式“薅羊毛”近2萬元。
售賣木馬病毒的是個“00后”
網盤平臺向公安機關報的案
向栗某售賣木馬病毒的屈某是個“00后”,此前,他因為興趣愛好加入了討論電腦技術的QQ群,卻總是能見到有人在出售木馬程序,他好奇地到二手交易平臺搜索,發現在售的木馬程序也不少,他心里明白,這件事情一定有利可圖。于是,屈某自己也下載了一個木馬程序的源代碼,并自行編寫制作了一個木馬程序,將該木馬程序與其他軟件進行捆綁。
屈某也開始在二手交易平臺售賣自己的木馬病毒,因為要躲避病毒查殺軟件的“雷達”,屈某還需要對木馬程序不斷升級,每一次升級也會帶來價格的變動,就這樣,他通過某二手交易平臺累計向20多人出售了該木馬病毒,并獲利1萬多元。
從屈某處購買了木馬程序的人,大多會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綁定不同的軟件,他們將攜帶木馬病毒的軟件存放在網盤中,方便他人下載。
因為在日常巡查中發現網盤文件異常,網盤平臺遂向公安機關報案,至此,屈某、栗某等人通過提供綁定木馬程序的軟件并遠程控制他人電腦的犯罪行為曝光,公安機關將屈某、栗某等4人捉拿歸案,他們均對自己的犯罪行為供認不諱。
犯罪行為曝光
4人被判刑
經審理查明,2021年11月以來,被告人屈某自行編寫制作對遠程計算機具有“配置信息顯示、文件創建、刪除、屏幕監控、遠程終端操作、鍵盤記錄、添加計算機用戶、重啟計算機”等功能的“某”程序,通過閑魚等途徑銷售給被告人栗某等21人,并協助上述人員將該程序捆綁于各類軟件中,非法獲利人民幣1萬多元,經鑒定,該軟件程序屬于木馬病毒程序。2021年12月以來,被告人栗某等人從被告人屈某處購買某木馬病毒程序,通過其提供的捆綁軟件將上述木馬病毒程序捆綁于各類“薅羊毛”軟件,并將帶有木馬病毒程序的軟件發在微信群內供他人下載。
法院審理后認為,屈某向他人提供專門用于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的程序、工具,情節嚴重,其行為已構成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程序、工具罪,被告人栗某等人違反國家規定,對計算機信息系統實施非法控制,其行為均已構成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罪。
綜合個人情節,屈某因犯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程序、工具罪,判處有期徒刑1年5個月,緩刑2年,并處罰金人民幣2萬元,栗某等3人均被判處相應刑罰。
【提 醒】
切勿通過
非正規渠道下載軟件
警惕病毒“纏身”
“在互聯網時代,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尤為重要?!痹摪赋修k檢察官提醒廣大市民,在上網時一定要注意個人信息的保護,不輕易泄露個人信息,更為重要的是,不要讓這些違法違規的木馬病毒有可乘之機,“不要通過非官方平臺、非正規渠道下載軟件,小心被病毒‘纏身’,遭受損失?!?/p>
通訊員 李婷 記者 林倩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