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年1月6日下午15:00
地點:揚州市農業農村局三樓東會議室
主持:胡榮利 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監督局局長
人員:殷立松?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胡榮利 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監督局局長
蔡琳娜 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監督局書記
顧鳳書 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監督局副局長
饒? 煒 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監督局副局長
繆麗霞 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監督局副局長
馮太蘭 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監督局一級主辦
胡榮利(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監督局局長):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們非常高興地邀請到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殷立松先生,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監督局書記蔡琳娜女士、副局長顧鳳書先生、饒煒先生、繆麗霞女士、一級主辦馮太蘭女士。請他們向大家介紹揚州市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執法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提問。
首先,請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殷立松先生介紹我市長江禁捕執法工作開展情況。
殷立松(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各位媒體朋友們,大家下午好!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到的“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實施好長江十年禁漁”,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作出的重大部署,是為全局計、為子孫謀的“國之大者”。
長江禁捕退禁捕政策實施以來,市農業農村局根據新時期禁捕執法監管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通過持續跟蹤調研、統籌協調指導、探索執法改革、加大執法力度等方式方法,不斷增強全市漁政執法能力,提升禁捕執法效能,為確保揚州“十年禁漁”開好局、起好步、管得住奠定了堅實的執法力量基礎。
一、構建人防體系,織密生態環境“保護網”
抓好長江禁捕,重點是落實禁捕執法隊伍建設,市農業農村局主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快推進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機構改革。全市各級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機構按照機構改革要求,進一步完善農業綜合執法機構設置,配齊配強執法人員,建立健全農業綜合執法工作機制。目前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監督局和全市6個縣(市、區)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機構改革均推進到位。二是不斷增強長江禁捕專職執法力量。揚州積極組織全市農業綜合執法人員全員參加漁政執法資格考試,目前全市沿江地區落實專兼職禁捕執法人員60人、鄉鎮調劑事業編制從事禁捕工作人員31人、協助巡護人員118人,長江禁捕專職執法力量基本配備到位。三是建立禁捕水域網格化管理體系。在全省率先制定《關于全面落實長江干流揚州段網格化治理工作實施方案》,建立分層分級、全面覆蓋、責任到人的精細化管理機制,創新推行“三警三員”水域網格化治理。全市共建立市、縣(市、區)、鎮(街道)、村四級網格單元80個,配備網格員158人,實現禁捕水域共同管理、聯防聯控。
二、健全技防機制,兜牢執法能力“保障網”
長江禁捕政策實施以來,我局積極拓展資金渠道,不斷強化禁捕技防能力建設。一是強化禁捕水域視頻監控體系建設。在長江干流及保護區建設全覆蓋的視頻監控體系,同時積極整合公安、水利、交運等部門沿江視頻監控資源,配套建設運用云計算、云存儲、大數據等技術的綜合性視頻管理平臺,目前全市累計建設視頻監控探頭140個,其中長江干流揚州段監控探頭101個,保護區監控探頭39個,各地視頻監控系統、電子圍欄系統已正式投入使用,實現長江干流及沿岸小支流、淺灣、蘆葦叢和保護區等重點水域24小時全覆蓋監管。二是強化現有執法裝備提檔升級。加快推動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指揮中心建設,率先在全省設區市研發使用“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系統”,加大對現有漁政執法船舶、雷達視頻監控、無人機等裝備維護升級力度,挖掘存量裝備潛能。2022年,全市增配漁政執法船艇5艘、躉船2艘、無人機6架,投入建設漁政執法基地4個。
三、完善執法機制,構建組織推進“責任網”
十年禁捕,制度是保障。我局一是完善區域執法聯動機制。出臺《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退捕工作聯動協作機制》《揚州市長江流域禁捕執法長效管理機制實施方案》,與南京、鎮江、泰州等周邊地區簽署長江禁捕執法協作共管協議,建立健全區域聯動協調機制。二是完善禁捕常態化監管機制。設立漁政監督舉報24小時值班電話,與12345、110聯動。盯緊看牢長江干流、保護區等重點區域,嚴防死守刀魚溯江洄游等重點時段,以清江、清船、清網、清售為目標,以查水上、查岸線、查捕撈、查運輸、查經營為手段,嚴厲打擊查處“電毒炸”“絕戶網”及違規垂釣等違法行為。三是完善法治基礎機制。結合揚州實際開展地方立法,出臺我省退禁捕后首個設區市地方漁業立法《揚州市漁業資源保護管理辦法》。在全省率先研究制定《揚州市漁政執法先行登記保存和查封、扣押、沒收物品管理規定(暫行)》《揚州市漁業行政處罰簡易程序指導意見》,提高辦案效率和執法效能,推動全市長江禁捕執法再上新臺階。
四、加大禁捕力度,收緊非法捕撈“監管網”
根據“中國漁政亮劍2022”系列專項執法部署和部、省長江禁捕專項執法行動要求,今年以來全市農業農村系統不斷強化禁捕政策宣傳、普及漁業法律法規,集中力量嚴抓禁漁執法監管。一是加強禁捕社會宣傳。通過電視、報紙以及各類新媒體,發布禁捕退捕政策信息,營造社會禁捕共識。通過“揚州普法”微信公眾號和微博等平臺,開展“線上+線下”宣傳40余場次。設置、懸掛宣傳橫幅、展板400余件,印發宣傳畫、宣傳單13000余份。在長江干流揚州段和各保護區設立永久性宣傳牌102塊,社會群發、區域點發禁捕手機短信200余萬條。二是強化日常禁捕監管。 堅持科技賦能、融合傳統手段,建立了“水陸巡、空中飛、智能查”的立體化全方位綜合防控體系。今年以來組織全市開展長江禁捕各類檢查1533次,出動執法人員5448人次,出動執法車船1820臺艘次,清理違規網具698套(張、頂),查辦漁業違法違規案件345件,移送司法機關案件16件,行政處罰金額12.5395萬元。三是突出重點時段開展區域聯動。聚焦春節、“五一”、國慶、二十大等重點時段,區域聯動開展長江禁捕執法檢查。我局精心籌劃,創造性開展常長江禁捕揚州“零點亮劍”專項執法行動,組織市、縣兩級漁政執法人員,全程封閉管理,針對違規捕撈、垂釣行為多發的夜間10點至凌晨6點時間段,根據群眾舉報的涉漁違法捕撈線索、日常執法檢查情況及長江禁漁視頻監控實時圖像,精準定位違法時間、地點,實行精準打擊,行動期間查獲違法捕撈、違規垂釣行為62起,登記保存違法工具61套。
下階段,我局將繼續對照部、省長江禁漁專項執法行動要求,進一步強化轄區水域執法監管力度,嚴格執行長江十年禁漁相關規定,嚴厲打擊各類涉漁違法捕撈行為,確保長江生態環境和生物資源有效恢復。
現在進行第二項議程:請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監督局副局長饒煒先生答媒體朋友問。
問題一:長江“十年禁捕”具體包括哪些區域呢?
長江“十年禁捕”的區域為長江流域重點水域,我市轄區內包括長江干流揚州段和我市所涉的所有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水生生物自然保護區。
長江干流范圍包括長江防洪大堤向江側水域,以及各入江河流口上溯1公里向長江一側水域(在1公里范圍內有閘的以閘為界、無閘的以河道兩岸1公里連接線為界)。
保護區包括長江揚州段四大家魚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鎮江)長江豚類省級自然保護區、邵伯湖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高郵湖大銀魚湖鱭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高郵湖河蜆秀麗白蝦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高郵湖青蝦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寶應湖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射陽湖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白馬湖泥鰍沙塘鱧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
我市已在禁捕區域設立了多處永久性宣傳牌,進入禁捕區域也會收到禁捕宣傳手機短信。
問題二:違反這些禁捕管理規定會面臨什么樣的處罰呢?
《江蘇省漁業管理條例》第四十一條規定:“違反本條例規定,在禁止垂釣的區域垂釣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所屬的漁政漁港監督管理機構沒收漁獲物,可以并處二百元罰款;使用多桿、多鉤、錨魚、長線串鉤等器具垂釣,或者銷售漁獲物的,沒收漁獲物、違法所得、垂釣器具,并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使用可視化設備或者利用船、艇、筏、浮具等輔助垂釣的,沒收漁獲物、違法所得、垂釣器具、可視化設備,并處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二條規定:“違反本條例規定,攜帶炸魚、毒魚、電魚等裝置、器具和禁用漁具,以及小于最小網目尺寸的網具進入禁漁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所屬的漁政漁港監督管理機構沒收裝置、器具、漁具、網具,并處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
在長江流域重點水域范圍內使用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用漁具名錄》中的漁具進行違法捕撈的,可依據刑法第三百四十條的規定,以非法捕撈水產品罪定罪處罰,移交公安部門處理。
胡榮利(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監督局局長):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再次對大家的到來表示衷心的感謝,希望大家一如既往關心支持我們的工作,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