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民王女士因其父親發現腸癌,在醫生的建議下,她也做了一次胃腸鏡檢查。結果顯示,她大腸上有一顆大小約8mm的息肉,進行了腸鏡下切除治療,病理結果提示腺瘤性息肉,醫生叮囑她1年后復查。??次改c疾病的揚州妙手醫院張潔院長介紹,對胃腸鏡坊間有許多不正確的觀念。
張潔介紹,2020年全球癌癥數據統計,消化系統癌癥發病和死亡病例數已位居第一,其中結直腸癌、胃癌、食管癌均列前十位。胃腸道腫瘤只要做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效果是非常好的。有數據顯示,早期消化道腫瘤的五年生存率超過90%,而一旦到了中晚期,五年生存率則低于30%。所以早期篩查顯得尤為重要,而胃腸鏡檢查是發現胃腸道疾病,特別是早癌的金標準。
記者整理了6個關于“睡眠式胃腸鏡檢查”的認識誤區,供大家參考。
一、做睡眠式胃腸鏡,會讓人生不如死?
做普通胃腸鏡確實有些不舒服。比如胃鏡會有一些憋氣感,腸鏡會有牽掣痛,但是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可以忍受的。睡眠式胃腸鏡,只需要睡一覺,檢查就做完了,完全沒有任何不適感。
二、做睡眠式無痛胃腸鏡,打麻醉會讓人變傻?
睡眠式胃腸鏡所使用的靜脈麻醉藥代謝很快,6小時以內會完全分解、代謝,對人體神經系統不會帶來后遺癥。
三、做睡眠式胃腸鏡會交叉感染?
一個內鏡中心會備有很多鏡子輪流用,所有的鏡子都是一人一鏡一清洗消毒。每個患者在做睡眠式胃腸鏡之前都會做血液四項檢查,檢查患者有無傳染性疾病。
四、做睡眠式胃腸鏡會傷害到腸胃?
不可否認,睡眠式胃腸鏡屬于一個有創的侵入式檢查,可能會對胃腸道黏膜造成一點輕微的損傷。比如做了胃腸鏡后,取活檢也會造成輕微的出血,但只取米粒大小的胃腸道組織,對日常生活不會產生任何影響。
五、鋇餐、呼氣試驗、CT能替代睡眠式胃腸鏡?
呼氣試驗只能檢測有無幽門螺桿菌感染;鋇餐只能看到胃腸道的“影子”或者輪廓,診斷價值也有限;而CT對于胃腸道的早癌、癌前病變,敏感度都很差。胃腸鏡檢查是早癌篩查的金標準。睡眠式胃腸鏡可以讓醫生直觀地觀察胃腸部位的情況,也可對可疑部位進行病理學活檢。
六、年輕人不需要做睡眠式胃腸鏡?
現在癌癥越來越年輕化,有不少人在二三十歲就被查出了消化道腫瘤晚期。消化道腫瘤早期最大的特點就是無癥狀,所以很多年輕人覺得自己不需要檢查。但現代醫學認為,每個人在25-35歲之間應至少做一次胃腸鏡檢查。胃部存在明顯炎癥或者嚴重胃部疾病,以及具有家族遺傳史的群體,至少一年做一次睡眠式胃腸鏡檢查。 記者 李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