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發改 揚州發布記者 丁蕾
制圖:王宇
3日,揚州市政府印發了《貫徹落實省政府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若干政策措施實施細則的通知》(以下簡稱《實施細則》)。
《實施細則》指出,為全面深入貫徹落實《省政府印發關于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以下簡稱“蘇政42條”政策措施)精神,最大限度幫助市場主體渡過難關、加快恢復發展,不斷提升企業獲得感和滿意度,全力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我市出臺了“42+8”政策《實施細則》。
我市在“蘇政42條”基礎上提出可延續執行的8項政策
“鼓勵各級機關、企事業單位及社會團體進行公務活動和群團活動時,委托旅行社等文旅企業代理安排交通、住宿、餐飲、會務等事項,預付款比例不低于50%......”近日,“蘇政42條”一攬子措施一經出臺,就吸引了社會廣泛關注。這些讓市場主體既有獲得感又解渴的一攬子舉措,促進經濟運行回穩向好、率先整體好轉。
“值得一提的是,揚州在全面落實‘蘇政42條’政策措施的基礎上,重點圍繞2022年‘1+1+N’助企紓困政策進行了系統評估,提出了可延續執行的8項政策,形成了貫徹落實的‘42+8’政策體系?!笔邪l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據悉,8條延續政策的有效期順延至2023年12月31日,按照從高不重復的原則支持市場主體。同時,鼓勵對已制定出臺的其他惠企政策,能延盡延、能長則長,著力幫助企業穩預期、提信心,推動全市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
一攬子政策將深踩實體經濟發展“油門”
在《實施細則》中,我市要求全面落實8條存量延續政策措施。
“符合條件的中小微企業、工業企業、加工貿易企業等將得到持續加大的財稅支持?!痹撠撠熑私榻B,例如,我市將統籌市級財政產業發展、科技發展、人才等專項資金,對生產經營暫時面臨困難但產品有市場、項目有前景、技術有競爭力的中小微企業,以及勞動力密集、社會效益高的民生領域服務型中小微企業給予專項資金支持;市級財政設立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專項資金,鼓勵各縣(市、區)、功能區設立專項資金,對工業企業智能化改造、工業互聯網建設、標桿示范創建等項目,給予最高60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完成技術改造的加工貿易企業,市級相關專項資金對符合條件的技改項目予以扶持,積極爭取省級相關專項資金。
我市將對全市范圍內在民政部門備案的社會力量舉辦或經營的養老機構(包括公辦民營和民辦養老機構),兼顧機構床位規模和入住率因素,按照每張床位補貼1000元的標準,發放一次性紓困補貼。在此基礎上,為體現對小微型養老機構的扶持,對補貼金額不足5萬元的機構,按照5萬元標準予以補貼。
“集中夜市”、 援企穩崗等政策暖民心
在政策的“暖流”溫暖下,我市“夜經濟”將得以進一步繁榮?!拔沂袑⒃试S開放式商業街區、商業綜合體和大型超市經依法審批后,在不影響市容環境、公共安全和行人通行的條件下,在規劃用地紅線內適度開展外擺促銷活動?!痹撠撠熑私榻B,我市允許各地結合自身特點和環境打造“集中夜市”。合理設置地產瓜果、蔬菜自產自銷點,免費對果農、菜農開放。根據城市規劃和管理需要,劃定區域禁止開展特定經營活動的,須制定禁設區域目錄并向社會公布,目錄以外不得限制經營。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也是暢通經濟循環和擴大內需的重要支撐。為了加大援企穩崗的力度,《實施細則》明確,企業新錄用五類人員(低收入家庭子女、城鎮登記失業人員、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城鄉未繼續升學的應屆初高中畢業生)就業,簽訂1年期限以上勞動合同、并于簽訂勞動合同之日起1年內,組織參加由企業依托所屬培訓機構或政府認定的培訓機構開展的崗位技能培訓,并取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專項職業能力證書、培訓合格證書),按照市確定的職業培訓補貼標準的50%給予培訓補貼。支持小微企業招用高校畢業生,小微企業當年招用畢業年度及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按規定對單位實際繳納社會保險費給予全額社保補貼(不包含個人應繳納部分)。
據悉,以上延續的市級2022年“1+1+N”助企紓困政策中的重點措施,有效期延續至2023年12月31日,按照從高不重復的原則支持市場主體;市相關部門已制定出臺的其他惠企政策,要能延盡延、能長則長,著力幫助企業穩預期、提信心,推動全市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