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wbr id="3hjqt"><rt id="3hjqt"></rt></wbr>

              <th id="3hjqt"><noframes id="3hjqt"><wbr id="3hjqt"></wbr>
                <label id="3hjqt"><pre id="3hjqt"></pre></label>

                1. 電子產品“斷舍離”協議 這個可以有

                  2023年03月 06日 08:16 | 來源: 揚州晚報-揚州網 | 揚州網官方微博

                  甲方(孩子)不得在周一到周五使用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周末使用不超過1小時;乙方(家長)以身作則,不沉迷于手機,不得在甲方學習時看手機。新學期開始,杭州一所中學的400余名學生全部簽署這樣一份《電子產品“斷舍離”協議》。  (3月2日澎湃新聞)

                  經過長達50多天的寒假后,杭州市澎誠中學的老師們發現,學生們對手機等電子產品的依賴明顯增強,上課時狀態也有松懈;與此相關的問卷調查結果也顯示,全校只有19個孩子平時不接觸電子產品,超過一半的孩子在周一至周五使用手機,其中有近10%使用較頻繁。前不久,武漢大學一課題組發布調研結果,在調研的中部省份中,九成農村留守兒童長期使用專屬手機或者長輩的手機玩耍,其中,近七成孩子用手機看短視頻,三分之一用來玩手機游戲。

                  更讓該校老師揪心的是,很多家長在接受問卷調查時也坦言,自己在家陪伴孩子時也經常使用手機。

                  現狀觸目驚心。

                  于是,澎誠中學才要求家長和學生一起簽《電子產品“斷舍離”協議》,旨在用一紙協議對雙方行為作出約束,要求孩子們在上學的周一至周五不得使用電子產品,周末不超過1小時,若要查閱資料需在家長陪伴下完成;家長們有權保留電子產品,要以身作則,保證自己不沉溺于手機,不得在孩子學習時觀看手機和電視消遣。如果孩子違規,將面臨取消周末手機使用權、進行班內書面說明、將電子設備交給學校代為管理等“處罰”。

                  也許有人會說,學校讓家長和學生簽《電子產品“斷舍離”協議》,是不是管得太寬了?但是問題就在于,好多對電子產品產生依賴的學生,都與家長的不當教育和負面示范有關。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有什么樣的家長就會有什么樣的孩子,一個整天在家玩手機的家長培養不出一個善于自律的孩子,要求孩子做到的事,家長首先自己要做到。讓家長和學生一起簽《電子產品“斷舍離”協議》,可謂一舉兩得:既約束了家長,又管住了學生。家長和學生互相監督,確保協議執行到位。家長一心一意陪伴學生,學生一心一意刻苦讀書,家長和學生一起放下手機,與電子產品“斷舍離”,一起作出改變,發掘除了手機以外的更多生活快樂,創造出更多家庭共同話題。只有家長與學生雙向奔赴,共同努力,才能把更多家庭打造成學習型家庭。

                  維揚書生


                  責任編輯:進展

                  揚州網新聞熱線:0514-87863284 揚州網廣告熱線:0514-82931211

                  相關閱讀:

                  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為“揚州網”或“揚州日報”、“揚州晚報”各類新聞﹑信息和各種原創專題資料的版權,均為揚州報業集團及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通過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上述來源。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以便寄奉稿酬。

                  色狠狠久久Av五月综合
                  1. <wbr id="3hjqt"><rt id="3hjqt"></rt></wbr>

                            <th id="3hjqt"><noframes id="3hjqt"><wbr id="3hjqt"></wbr>
                              <label id="3hjqt"><pre id="3hjqt"></pre></lab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