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的。走近鄭翔的身邊,傾聽鄭翔的故事,最觸動人心的,就是她堅持以人民幸福安康為己任的情懷。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蔽覀凕h來自人民,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鄭翔20多年如一日,始終立足社區崗位用心用情用力為居民服務,不斷創新社區工作方法,組織居民共建美好社區,她是社區帶頭人、居民貼心人、事業傳承人,是新時代社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是廣大黨員干部學習的榜樣標桿。見賢而思齊,向鄭翔同志學習,就要像她一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努力實現人民幸福安康。
要牢牢記在心上。走上社區崗位第一天,鄭翔就下定決心,黨的一切工作都是為老百姓利益著想,讓老百姓幸福是值得一輩子付出的事業。這些年來,她始終與群眾在一起,用執著與行動書寫赤誠之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和執政理念決定的。做社區工作如此,做其他工作也是一樣。唯有時刻把百姓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方能在工作中把準方向,走好為民謀利、為民盡責之路;唯有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方能和群眾打成一片,與群眾同甘共苦,同群眾同喜同樂。
要時時抓在手上。讓人民幸福安康,不是一句空話,必須付諸扎實的行動;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必須持之以恒地努力下去。社區雖小,但連著千家萬戶;社區工作千頭萬緒,但說到底就是為民服務、為民辦事。這些年來,鄭翔始終把群眾的小事當成自己的大事,把能被群眾需要當成自己的本事,努力讓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變成放心事、舒心事、幸福事。民生無小事,事事皆重要,件件樁樁都直接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當前,人民群眾還有不少“急難愁盼”問題。只有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才能把發展成果不斷轉化為生活品質,讓百姓的幸福日子落地生根。
要處處用心用力。讓人民幸福安康,不是一件容易事,既要有苦干精神,勇于“腳下磨掉幾層皮”,也得有創新精神,“手上有幾把刷子”。這些年來,鄭翔堅持問題導向,創新工作思路,既立足眼前、解決群眾期盼的具體問題,又著眼長遠、完善解決民生問題的體制機制,推出了20多項首創之舉。她探索的“鄭翔社區工作法”,不僅惠及文昌花園小區居民,而且被其他社區學習借鑒。治理需要智慧,“走心”才能“走新”。辦好民生之事,多解民生之憂,要善于改革創新,以新招實招把“民生清單”變為百姓的“幸福賬單”,讓發展陽光照亮每個人的生活。創新是為了惠民,堅持一切為了人民,創新就有了正確方向;堅持一切依靠人民,創新就有了強大力量。
金杯銀杯不如群眾口碑,群眾說好才是真的好,“好地方”會好上加好、越來越好。鄭翔用對黨忠誠、信念堅定的政治品格,心系群眾、服務人民的為民情懷,銳意創新、追求卓越的進取精神,恪盡職守、無私奉獻的道德情操,充分證明了,只要用心對群眾好,群眾就一定會說好。讓我們以“拼”的精神、“實”的干勁、“敢”的擔當,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揚州新實踐,讓人民群眾更加幸福安康。
(楊仲平)